“房住不炒”提出五年,“支柱产业”将向何处去?

随便起一个 2021-12-15 11:02:4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五年前,在2016年12月14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“房住不炒”。值得关注的是,“预期引导”和“良性循环”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内容中,而“探索新的发展模式”不仅是排名前列次出现,更让很多人对房地产的未来产生联想。

五年前,在2016年12月14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“房住不炒”。值得关注的是,“预期引导”和“良性循环”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内容中,而“探索新的发展模式”不仅是排名前列次出现,更让很多人对房地产的未来产生联想。

“房住不炒”仍是楼市主旋律

追溯“房住不炒”的历史,自2016年以来,在已召开的6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,除了2017年外,有5次提及“房住不炒”,“房住不炒”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。与之相对应的“因城施策”也已出现4次。而“平稳健康”则是每年都会涉及的关键内容。

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场,因此研究政策走向,成为很多机构学者的必修课。但没有不变的楼市调控,也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,楼市波动不断。与5年前的高增长不同,多家房企发生债务危机,“活下去”的预言成真,稳健成为房企共同追求的目标。

2021年12月14日,央行、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,分别于近日召开党委(扩大)会议,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。双方均强调“房住不炒”,以及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
其中,银保监会表示,配合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。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。稳妥处置大型实体企业债务风险。

推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

值得关注的是,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房住不炒”之后,12月11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“2021-2022中国经济年会”上明确,房地产是支柱产业,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。

对此,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《重提“房地产支柱产业”信号意义大》报告认为,此次再提“支柱产业”,信号意义极强,基调偏宽松,利好2022年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。

报告统计,2003年以前,房地产业本身没有“支柱产业”一说。直到2003年8月,在一份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中提到,房地产业关联度高,带动力强,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此后很少提及。

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,报告梳理了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各产业的增加值及其占比(用于分析产业地位和行业贡献度),发现房地产业增加值排名为第四,仅次于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金融业。若考虑到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效应,那么“支柱产业”的地位更加明显。

报告认为,相比2020年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7.3%的占比,今年前三季度为7.1%,略有下降,其贡献度存在减弱的风险。这和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持续走弱、房企购地和新开工持续走弱等有关联。

对此,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解释称,基于当前房地产业快速降温的现状,房地产业从过热开始转冷,并对关联产业造成了影响。

而从各地房地产市场来看,近一个月,包括荆门、衡阳、开封、保定等三四线城市推出了鼓励购房新政,目的在于提振市场。

在政策纠偏后,2022年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不会动摇。不过,房地产规模高增长是快周转+高杠杆,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。房地产市场如何步入良性循环,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。事实上,从2016年开始,相比“房住不炒”,更频繁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词语是“平稳健康”。

严跃进认为,对“支柱产业”的理解,不能简单以政策放松或收紧来做评判。尤其是要防范后续市场炒作的风险,防范陷入“一放就乱、一抓就紧”的尴尬局面。要在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大框架下,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,并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,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化,并不意味着可以臆想“新周期”,臆想房价反弹,“躺赚”的机会又来了。“房住不炒”反复强调,政策很清晰,鼓励合理需求,房地产实体部分才是支柱产业。国家要推进的房地产良性循环,乃是合理需求的循环,保障房的循环。

来源:新京报 记者:袁秀丽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